心理保健实际上是调整心态,改善情绪,减轻精神负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的过程。作为病人,应该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调整心态,调节情绪,从而把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点。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的心理保健,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正确对待疾病:临床上经常发现,许多慢性鼻炎、鼻窦炎“老病号”往往对其所患的疾病并不十分关心,觉得老毛病不会彻底好,却也不见得会一下子坏到哪里去。因而显得有些漫不经心,思想上存在麻痹意识,对诸如鼻塞、流涕、喷嚏等一些不适症状也慢慢适应了,这些患者往往不重视科学的治疗和调养,有的人甚至不听医生的劝告,嗜食辛辣食物、吸烟、饮酒等。殊不知,这样做会使病情反复和加重。克服麻痹思想,正确对待疾病,是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心理保健的重要一环,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务必牢记。(2)解除心理负担:有些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思想负担很重,情绪极不稳定,害怕鼻塞最终会演变为呼吸阻塞,担心流涕会影响自己的形象,终日忧心忡忡,结果使病情加重。有的患者出现消极沮丧、失去信心的不良心理,也有的患者因一时鼻塞、流涕严重而变得焦躁不安,怨天尤人。其实这种心理负担也是完全不必要的。尽管慢性鼻炎、鼻窦炎不易彻底治愈,但若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心理负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化解心理矛盾,与医生密切配合,坚持治疗调养,是完全能够消除其自觉症状的,也是完全能够治好的。
(3)保持平和心境:对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外,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常说“人生在世,时时有不如意之事”,关键是要看你是否能“想得开”,及时调整自己的心境。如能处惊不乱,坦然面对一切挫折,那是上等的境界。有时不良的情绪一时无法排遣,就干脆不去想那些烦心的事,等到事过境迁,自然而然地淡忘。所以,当遇到不满意的人和事,不要由着性子大发脾气,摔碗砸锅,要注意先“冷处理”,避免正面冲突,同时切忌生闷气,还应培养多种兴趣,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做到笑口常开,乐观松弛。
(4)消除忧虑猜疑:有的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稍有不适便神经过敏,猜疑是否病情加重了,是否癌变了,终日忧心忡忡;有的患者看了一些有关慢性鼻炎、鼻窦炎的科普读物,或报纸杂志上的科普文章,便把自己的个别症状及身体不适进行“对号入座”,怀疑自己病情加重,或百病丛生,对医生的解释总是听不进去,有时总是希望医生说自己病情严重。疑虑越多,自觉症状越重,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患者自然是终日心烦意乱,无所适从。有的患者因为猜疑过多,对治疗失去信心,往往借酒消愁,借烟解闷,使原本不太重的病情日趋加重。建议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应注意消除忧虑、猜疑的心理,采取多种自我调养方法,培养多种爱好的兴趣,把对疾病的注意力进行转移,这样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