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功能障碍越重,患儿活动范围越受限。由于经验不足,或过于被照顾,参加社会活动兴趣十分消极,日常交往朋友少,对社会的理解不够,缺少社会性,这样脑瘫患儿多以自我为中心生活,常不适应工作和社会环境。所以,要注意自幼儿期起调整其社会环境,争取进入托幼机构,多接触社会。作业疗法中不仅侧重于个别指导,而且还要通过游戏、集体活动来发挥其社会性和保证其情绪的稳定。
在学龄前期,即应培养患儿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乐趣,创造条件,使患儿树立生活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考虑脑瘫患儿职业、自立生活时,应争取其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能上普通学校最好,争取入特殊学校也是必要的,以便争取未来的劳动就业机会。
国外资料显示,脑瘫患儿就业率为15%。其就业前评价和训练,也是作业治疗师的任务之一,即医学康复向职业康复的过渡。
作业治疗师在对职业相关的领域评价时主要侧重以下四个方面。①躯体的能力:手的功能(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手眼的协调、双手或单手动作、握力等),灵敏性,躯体的耐受性(疲劳度、作业的肢位等),以及感觉、知觉等情况;②作业能力:作业态度,作业习惯,作业的耐受性(躯体的、心理的耐受性),作业技能等;③一般能力:知识能力,理解力,表现力,学习能力,注意力,集中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等;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通勤能力,移动能力(上台阶、登电梯等),交际能力和日常事务处理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