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硼是植物的必需元素 硼与甘露醇、甘露聚糖和其他细胞壁成分组成复合体,参与细胞伸长、核酸代谢等,所以硼属于植物能量贮存和结构完整性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对植物生殖过程有影响,植物各器官中硼的含量以花最高,缺硼时,花药和花丝萎缩,绒毡层组织破坏,花粉发育不良。硼具有抑制有毒酚类化合物形成的作用,所以缺硼时,植株中酚类化合物含量过高,嫩芽和顶芽坏死,丧失顶端优势,分枝多。
(2)棉花属需硼中等作物 亩产皮棉100千克,一般吸收利用硼400多克,正常棉花,一般含硼19毫克/千克芹右。棉花不同时期吸收积累硼的规律是:出苗至现蕾期的积累量约占全生育期积累量的4.36%,现蕾至开花期积累量约占全生育期积累量的19.1%,开花至结铃盛期积累量约占全生育期积累量的45.40%,结铃盛期至吐絮期积累量约占全生育期积累量的31.41%。硼在棉株体内的分配,根、茎、叶、柄含量较低,分别依次为8.6毫克/千克、9.1毫克/千克、11.02毫克/千克和14.38毫克/千克左右;叶片和蕾含量中等,依次分别为28.9毫克/千克、27.82毫克/千克左右,而花中含硼量最高,达49.54毫克/千克左右。棉株从现蕾以后,生殖器官中硼的积累量逐渐增加,现蕾至开花期生殖器官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19.01%左右;开花至结铃盛期积累量约占总积累量的20.45%,结铃盛期至吐絮期积累量约有65.95%左右的硼分布在生殖器官中。
(3)棉花对硼肥比较敏感 硼,是棉花和其他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缺硼的棉花地里施用硼肥,有助于棉花根系吸收水分和养料;有助于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物质的积累。可减少蕾铃脱落,增加单株铃数,提高铃重和棉花衣分率,从而提高棉花产量。
(4)施硼有利于防止“蕾而不花”症棉花从幼苗期即开始吸收硼营养,至结铃期吸收的硼占生育期吸收总量的45.4%,棉花吸收的硼有65.95%分布在生殖器官中。硼肥可以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根系生理机能,促进壮苗早发;协调棉株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有利于棉株稳长、早熟、不早衰;可以有效防止棉花“蕾而不花”,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据研究,当土壤含硼量为0.2毫克/千克时,棉花就发生“蕾而不花”,当小于0.8毫克/千克时,则出现叶柄环带,反映潜在性缺硼。
(5)我国土壤缺硼较为普遍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普遍开展了土壤微量元素的调查,结果表明土壤缺硼面积达40%以上。硼在土壤中的含量高低变幅很大,呈带状分布,与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总体看,西部内陆干旱地区含硼量较丰富,东部湿润地区含硼量低。缺硼地区主要有南方红壤区,分布于产士 {酉碡 汀而古itVln渐汀斋立ft雏 叶L,瓣。悼knl,正工n 0亡盘古/工0亡盘古/工克。北方缺硼土壤主要是黄土和黄河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河北省也是缺硼的重点省份之一。湖北东北部、安徽西部等地区也有面积较小的缺硼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