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遗尿症指儿童5岁以后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因而尿湿了床铺,或白天尿在裤子上,而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所致的遗尿。不包括神经系统障碍、癫痫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尿路结构异常等所致的膀胱功能失控引起的遗尿。
功能性遗尿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功能性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大类。原发性遗尿指从小到大一直尿床。继发性遗尿指5岁以前曾有一段时间已不尿床(至少6个月),5岁以后又再次出现尿床。原发性遗尿较为多见,占75%~80%。遗尿又表现为夜间遗尿、昼间遗尿、昼夜间均遗尿三种类型。其中以夜间遗尿最为常见,约占80%,男孩多于女孩。约so%夜间遗尿者每晚尿床,有的甚至每晚遗尿2~3次。如白天过度活动、兴奋、疲劳或躯体疾病后遗尿次数往往增多。昼夜间均遗尿者约占15%,昼间遗尿者较少见,约占5%。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遗尿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多数患儿到7-9岁便停止遗尿,少数持续到少年期,极个别延续到成年。遗尿症患儿常伴有睡惊、睡行症、夜间多梦、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啃指甲或其他情绪和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