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缄默症常在3-5岁起病,病前已经获得了语言的发展,有正常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在某些场合拒绝说话,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则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缄默时可以用手势、点头、摇头等躯体语言进行交流,有时也可用书写的形式来表达。有的患儿并不表现为缄默不语,而是表现为耳语。拒绝说话的场合一般是学校或在陌生人面前。少数则恰恰相反,在学校说话而在家里不说话。一般是拒绝与成人说话,与儿童或熟悉的人能进行交流。部分患儿伴有情绪与行为方面的变化,如害羞、社交中行为退缩;有的患儿在家里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和违抗性行为。智力一般正常,少数患儿智力偏低。
选择性缄默症的治疗有哪些?
(1)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给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多鼓励患儿讲话,不取笑,不恐吓捉弄。不强求患儿言语应答,鼓励患儿以各种形式的回应。
(2)家庭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游戏。目的是改善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加强家长对本症的认识,给患儿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环境,改善家庭关系。不过分注意、呵斥或强迫患儿说话,如果患儿主动与他人交流,给予适度的奖励。
(3)心理治疗:以缓解患儿的内心冲突为主要目的,强调个体化治疗,具体方法有心理暗示、心理辅导、精神分析法、认知疗法等。
(4)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患儿调节情绪,克服急躁和焦虑,纠正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常用的方法有正性强化法、负性强化法、脱敏法、录像自我模型法等。
(5)药物治疗:对于一些过分紧张、焦虑、恐惧的患儿可适当服用少量的抗焦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