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

小儿脑瘫的中医学名是什么?中医病因有哪些?

Ailing 2018-10-29 13:00:55
小儿脑瘫的中医病名是什么?
    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严重病例还可伴有智力低下,语言及视听功能异常,癫痫等。中医学没有脑性瘫痪这一病名,脑瘫属“痉”“痿”范畴,根据临床症状应属中医“五迟”“五软”“五硬”范畴。
 
小儿脑瘫的中医病因是什么?
    中医认为小儿脑瘫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脾肾双亏所致,在古代诸多经典著作中都有相关论述,如《医宗金鉴》中记载:“小儿五迟之证,多因气血虚弱,先天有亏,故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皆肾气不足之故。”综观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探究,总的病因不外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病位在脑、肾、脾、肝,尤与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关系密切。
    (1)先天因素:父母经血不足,孕母患病,胎气受损。
    (2)后天因素:①护养失宜,外感六淫,常见病因是风邪,并多兼寒邪火邪及痰湿而为患;②痰饮瘀血,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痰饮为病甚为广泛,可随气机升降流行,无处不到,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痰饮是脑瘫常见的原因,痰浊上犯清窍则蒙蔽清窍,神明失司而不用。瘀血是指体内血液运行不畅,甚则停滞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多由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内外伤所形成。瘀血致瘫多为阻经滞络,或瘀血停结于脑。此外,后天脾胃薄弱,气血生化不足,而致体弱不能抗邪,为邪气所犯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