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

鼻中隔偏曲对鼻炎的发生有何影响

Ailing 2018-07-02 10:39:53
鼻中隔由骨和软骨构成,是分隔两侧鼻腔的间隔组织,由于鼻腔顶部向下连接于上腭,理论上鼻中隔应该是平均分配两侧鼻腔容积的关键结构,理应垂直而下,不偏不倚。但是,由于颌面颅骨发育上不均衡性的影响及人体成长过程中外伤因素的干扰等,临床上很难见到完全垂直的鼻中隔,多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偏曲存在,此即所谓的鼻中隔生理性偏曲,只不过由于个体生理调节效应的结果,通过代偿机制,鼻腔黏膜得以适应此范围内的鼻腔容积不对称性,正常鼻腔生理功能得以维持,不引发病理反应。然而,这样的代偿机制是有限度的,一旦代偿性平衡机制不能继续维持由于两侧鼻腔不对称性容积变化而产生的过高强度的需求,即可转化为病理效应而引发临床表现,此时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鼻中隔偏曲。在这种情况下,偏曲鼻中隔导致的两侧鼻腔容积不对称便体现为双侧鼻腔呼吸系统动力学不对称,超过了鼻腔的耐受程度,使得两鼻腔长期承受呼吸阻力不一及较大差异呼气流量和流速的影响,引起鼻腔黏膜表现纤毛黏液毯的异常变化,其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发生鼻呼吸障碍,继而损伤鼻腔黏膜上皮,引发鼻腔黏膜上皮的炎症反应,尤其是黏膜血管反应,遂演变为临床所见之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鼻出血、嗅觉减退诸症。由于这类性质的鼻炎是继发于鼻中隔偏曲,只要其原发病因鼻中隔偏曲能够得到有效矫治,通过鼻腔黏膜的自我修复机制,鼻炎症状将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