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性翻身(R-U)的出发姿势有哪些?
患儿取仰卧位,头部取正中位或向一侧旋转30。,颈部充分伸展,头部轻度前屈(可用毛巾稍垫起),颜面侧上肢伸展,后头侧上肢屈曲呈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姿势,或两侧上肢呈自由伸展姿势。两侧下肢轻度外展、外旋,髋关节与膝关节呈轻度屈曲状态,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
R-U的诱发带及用力方向有哪些?
(1)主诱发带:从颜面侧乳头向下画一条与身体长轴平行的线,从横膈附着部画一水平线,两线交叉点即为主诱发带。或者说颜面侧的乳头下方2横指处为主诱发带。小婴儿可通过剑突画一横线,再通过乳头画一竖线,两线交点点,在此点上向左或向右移lcm即可。向脊柱方向的内侧、背侧、头侧给予压迫刺激。
(2)辅助诱发带:后头侧肩峰,向主诱发带方向给予刺激。(3)后头侧下颌骨:向颜面侧肘部方向压迫刺激。
R-U所诱发的反应有哪些?
(1)局部反应:由于直接压迫刺激,可使第7~8肋间肌伸展,横膈扩张;由于肺部受压,使纵隔移动;由于腰肌与腹肌收缩,使骨盆抬高,使身体向对侧回旋。
(2)远隔反应:头向对侧回旋,上半身伸展,肩胛骨内收。腹肌收缩,两下肢90。屈曲,轻度外展、外旋、足背屈。颜面侧上肢外展,后头侧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背屈,手指伸展。进一步刺激压迫,头和躯干向对侧回旋并进行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