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上髁,刺激方向:肩胛骨的内侧、背侧、尾侧。
(2)颜面侧下肢股骨内侧髁,刺激方向:向着股骨方向的内侧、背侧方向进行压迫刺激。
(3)后头侧上肢前臂桡骨茎突上lcm处,刺激方向:与上肢外展、前臂移动相对抗,外侧、背侧、头侧三个方向。
(4)后头侧下肢跟骨,刺激方向:向膝关节方向的外侧、腹侧、头侧三个方向。
辅助诱发带有哪些?有何作用?
(1)辅助诱发带主要有5个:
①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
②颜面侧髂前上棘;
③后头侧臀中肌处;
④后头侧肩峰;
⑤后头部及后头侧下颌。
①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
②颜面侧髂前上棘;
③后头侧臀中肌处;
④后头侧肩峰;
⑤后头部及后头侧下颌。
(2)作用:①促进肌肉收缩活动而给予刺激;②对移动运动给予抵抗,以调节运动的方向,使肌肉持续性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