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jta疗法利用一定的出发姿势,在身体上一定的部位,按照一定的方向给予刺激,诱发出移动运动,这个特定的部位称为诱发带。诱发带是诱导产生反射性移动运动的关键部位,包括主诱发带与辅助诱发带两种,主诱发带多分布在肢体远端,辅助诱发带多分布在躯干上,在治疗中选择哪一个主诱发带,要根据患儿运动的发育情况决定,最终的目的是要诱导出良好的正常移动运动。
反射性俯爬(R-K)的出发姿势有哪些?
(1)患儿取俯卧位: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颜面向一侧回旋转30。,头稍前屈,前额抵床,颈部伸展,肩胛部、髋部与床面平行。
(2)颜面侧上肢:肩关节外旋上举110。~135。,使肱骨内上髁着床。肘关节屈曲40。,腕关节的位置要与肩关节、髋关节在同一直线上,前臂呈旋前位,手掌面着床。
(3)后头侧上肢:肩关节内收、内旋,肩、肘关节均保持零肢位,即完全伸展位并放于体侧,腕关节、手指关节自由位。
(4)颜面侧下肢与后头侧下肢:髋关节外展、外旋30。,膝关节屈曲40。,踝关节取中间位,足跟在坐骨结节的延长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