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jta是西德学者Vojta博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1968年创立了完整的Vojta疗法。所谓Vojta疗法就是对患儿身体特定部位的诱发带给予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一种疗法,所以又称诱导疗法。反射性移动运动包括反射性俯爬( R-K)和反射性翻身(R-U)两种,其实质是在原始反射支配下的一种原始运动。
vojta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基本原理是利用诱发带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反射性移动运动。通过这种移动运动反复规则的出现,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达到治疗的目的。Vojta发现反射性移动运动是在系统发生和个体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在正常新生儿和脑瘫患儿同样存在。新生儿在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将反射性移动运动综合为协调的复合前进运动,即随意运动,脑瘫患儿的这种综合能力发生障碍,但是,通过诱发带诱发的反射性移动运动的反复规则的出现,完全可以恢复和促进这种综合能力的发展。
vojta疗法的早期应用有何意义?
(1)婴儿早期脑组织尚未发育成熟,脑的可塑性大,这个时期代偿能力强,vojta认为3个月之内是最佳治疗时期。
(2)脑瘫早期异常姿势运动尚未固定下来,容易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早期治疗可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变形。
(4)早期赋活种系发生中存在的移动运动功能,阻止姿势向异常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