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

床上和圆滚上坐位头控促通手技有哪些?

Ailing 2018-10-17 13:42:23
床上坐位头控促通手技有哪些?
    小儿取床上坐位,一般应呈两下肢稍外展及膝关节稍屈曲的坐姿。治疗师坐在患儿的对面或后方,将两只手分别放于患儿的两肩部,在支持患儿的同时修正肩的异常姿势。常见的是肩的上举,对这种异常姿势采取的手技是将患儿的肩部压向下方及外侧。一定要注意,患儿的肩部及其周围对刺激非常敏感,操作中避免用指尖给予锐利的压迫。另外,对患儿的支持及对肩部的压迫要在有限范围内,以不限制患儿的自发运动为宜。
    操作时,治疗师将患儿的身体缓慢地向后倾倒,使其身体的重心从基底面上向后移动,使骨盆后倾,脊柱弯曲。这样可以诱导患儿的头部向竖直方向的调节。同样的手技再使患儿向前方倾斜,也可以连续地轻轻摇动患儿的身体,使之连续地、反复地向前、向后倾斜,倾斜的角度要适当,当头部要倒向伸展方向或过度前屈时,要减少向前、向后的倾斜度,要将患儿的头操作在接近直立的位置上。
 
圆滚上坐位头控促通手技有哪些?
    这种手技主要应用于呈全身性屈曲模式的患儿。患儿骑跨坐于圆滚上,将圆滚前方一端垫高,治疗师同样坐于其后方,支持患儿的两上肢,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支持上肢的部位可以在上臂、前臂、手等。然后将患儿的两肩关节外旋同时上举,与此同时治疗师用自己的腹部顶住患儿的背部,使其脊柱伸展。通过上述操作,患儿逐渐自己可以抬头并竖直,这时可以逐渐使患儿上举的上肢落下,让患儿通过自身调节维持头部的位置。注意不要使患儿的臀部离开圆滚,要确保患儿坐于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