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也称“佛珠”或“数珠”,本是佛教徒念佛号或诵经咒时用来计数的一种工具。按佛教的说法,一个人若反复诵经千万遍,就可以消减和免除烦恼。因此,念珠就成了计算诵经次数的工具。
念珠通常用香木制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玛瑙、多种玉石(如翡翠、独山玉、岫玉)制成的。诵经时,念珠都捏在手里,佛事完毕,也不能随便放置,通常都要随身携带。
念珠串上的珠子数量不一,有14、27、54和108粒不等。因此,小串念珠就挂在手腕上,大型的就挂在脖子上。在佛教盛行的国度或地区,佩戴念珠成了一种时髦的装饰。
什么是“朝珠”?
朝珠是清代官吏行礼时所佩戴的饰物,平民百姓都不准佩挂朝珠。
朝珠的制式很复杂,必须由108粒珠子组成,其含义可能是象征12个月,24气,72候。每串朝珠均分成四份,每份中间加大珠一粒也称结珠,用以表示四季。朝珠的质料,有东珠、翡翠、玛瑙、水晶、绿松石、珊瑚、蜜蜡黄玉等,用以区分等级,如用东珠制成的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佩挂,其他人不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