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棉花轮纹病的症状和防治措施有哪些?

Ailing 2018-09-29 14:11:53
如何识别与防治棉花轮纹病?
    棉花轮纹病(彩图20~彩图22),也叫黑斑病,我国各棉区均有发生,北方棉区重于南方棉区,可为害棉花的根、茎、叶和幼龄,棉苗发病严重时,造成大面积死苗。近几年随着我国转基因抗虫棉面积的增加,轮纹病逐年加重。
    (1)发病症状(表16)
    (2)发病规律棉花轮纹病是由几种交链孢菌引起,以大孢链格孢最常见,其次是细链格孢菌和棉链格孢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病叶、病茎上或棉籽的短绒上越冬,棉籽带菌率高达47.5%~84%,尤其种壳上最多,胚乳也带菌。春季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先侵染子叶,再在田间引起多次侵染。病菌主要是在棉苗受寒冷冻害或各种榻伤、杭病力减弱时从伤口处侵染。
表16棉花轮纹病发病症状
    叶面产生红绿色小点,随后逐渐扩展成10~15毫米的红褐色病斑,
    苗期子叶
 
  或真叶
 
 
病苗的子叶常黏结在一起,在荚壳损伤处有黑褐色霉层。受害的子
叶、真叶初生浅黄色油渍状、背面凹陷的小圆斑点,随着病斑的扩展,
 
边缘呈紫红色,近圆形或不规则,无明显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斑
表面产生明显的黑色霉层
    出现黑褐色条斑,常造成子叶脱落,成株期叶片多为圆形或近圆形,
有同心轮纹(典型症状)。病斑可干裂破碎,病叶枯萎脱落。有时叶柄
  子叶叶柄
 
 
受害呈黄褐色条斑,严重时常环绕叶柄,造成子叶干枯脱落成光秆。
叶片和叶柄枯死后,菌丝会蔓延到子叶节,造成茎组织甚至生长点变
黑枯死。不死的也生育迟钝,停止生长达1个月之久
 
    早春气温低,湿度高易发病。田间有10%左右的棉苗已出现真叶时,若气温由20℃突然降到6~10℃,并有10毫米以上的降水,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有4~5级大风,降温持续3~5天,未来1周内田间将普遍发病。棉花生长后期,植株衰弱,遇有秋雨连绵,也会出现发病高峰。
    (3)防治措施
    ①农业措施  精细整地,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地膜覆盖,以促进苗早、苗全、苗壮,增强棉苗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发生。勤中耕,及时整枝摘叶,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少发病。
    ②药剂拌种精选种子,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拌种灵拌棉种,不仅对棉花黑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可以兼治立枯病等其他苗期病害。
    ③药剂防治应在寒流来临之前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25%甲基胂酸锌可湿性粉剂5000~8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效。并可结合防治蚜虫与杀虫剂混合倬用.从棉莆子叶平展期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直到现蕾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