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花生疮痂病的发病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花生疮痂病?

Ailing 2018-07-18 15:39:59
如何识别与防治花生疮痂病?
    花生疮痂病害主要分布于南方各地花生种植区,可在整个生长期危害花生(春花生与秋花生),造成植株矮缩,病叶明显变形、皱缩、歪扭。发病地块一般减产20%~300/,严重发病的田块减产50%以上。
    (1)发病症状花生疮痂病可危害植株的叶片、叶柄、叶托、茎秆和子房柄。症状特点是病部均表现木栓化疮痂,其病症通常不明显,以新抽生的叶片症状较为明显。但在高湿条件下,病斑上长出一层深褐色绒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盘。田间常表现为上部叶片卷曲,茎弯曲,病株略矮化,多呈点片发生,广东农民俗称“起狗耳”。花生植株各部位的危害症状如表9所示。
    (2)发病规律花生疮痂病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痂圆孢属落花生痂圆孢菌。病菌主要随遗落在田间的病残体上越冬,并成为翌年该病的初侵染源。病株残体腐烂后可能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感病品种荚果带菌率很高,且病荚壳传病效率也很高。通过种?
    表9  花生植株各部位疮痂病表现症状
 
    病株新抽出的叶片(复叶)畸形歪扭。病害最初在植株叶片和叶柄上产生很
多小褪绿斑,病斑均匀分布或集中在叶脉附近。随着病害发展,叶片正面病斑
  叶片
 
 
变淡褐色,边缘隆起,中心下陷,边缘红褐色,表面粗糙、木栓化。严重时病斑密
布,全叶皱缩、扭曲。叶片背面病斑颜色较深,最大直径达2毫米,在主脉附近
经常多个病斑相连形成更大病斑。随着受害组织的坏死,常造成叶片穿孔
    病斑卵圆形至短梭形,较叶片上的稍大,长2~4毫米,宽1~2毫米,褐色,中
  叶柄
 
部下陷,边缘稍隆起,有的呈典型火山口状开裂。叶柄和分枝上的病斑可发展
为溃疡疮痂,使植株成烧焦状
    病斑形状、颜色、质地与叶柄上的相同,经常多个病斑连合并绕茎扩展,呈木
  茎
 
栓化褐色斑块,有的长达1厘米以上。在病害发生严重情况下,疮痂状病斑遍
布全株,植株显著矮化或弯曲生长
子房柄   症状与叶柄上的相同,但有时肿大变形,荚果发育明显受阻
 
子调运和销售可传播病害,这是病区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花生疮痂病初发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7、8月为盛发期。发病早晚以及持续时间长短与降雨日数、降雨量关系密切。持续降雨或暴雨可导致疮痂病发病早、蔓延迅速和大面积暴发成灾。降雨延迟,到9月上中旬,疮痂病仍可以侵染发病。花生疮痂病病菌只侵染花生,不侵染其他豆科植物。
    此病以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发病,春天气温较低,雨水偏多,连续阴雨天气,发病早且严重。结荚期高温高湿发病重。氮肥施用过多,常导致植株生长过旺、郁闭、茎叶脆弱,易感病。茎秆受害后表现龙头状,严重扭曲,不能直立而成片倒伏。相反,氮肥不足的花生田长势衰弱,发病后易枯死。连作发病重。种子带菌率高的发病早且重。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应用抗病品种,淘汰那些种植多年的品种。实行与水稻轮作,不能与水稻轮作的,可与玉米、甘薯等作物轮作。田间病残物、收后的秸秆等都应集中烧毁,病秸秆、花生果壳等应在3月份前处理完毕。播种前用液体石灰氮进行土壤消毒。有机肥未经腐熟,不得作旱田肥料。积极推广地膜覆盖种植花生的模式。配方施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减少追肥的数量,可促进植株前期健壮生长,防止后期徒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氨基酸微肥拌种也有明显增产效果。
    ②生物防治出苗后喷施植物疫苗:S一诱抗素,间隔10天连喷2次,可有效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增加花芽分化,为丰产打下基础。
    ③化学防治  用25%多•硫粉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复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或2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2000~3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4000~60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5%三唑酮•硫黄悬浮剂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J- 75%百菌清(1:1)800~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从发病初期开始,视病情隔7~10天施药1次,共施药2~3次,有明显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