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塌陷灾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在我国的各类地面塌陷中,以岩溶塌陷的分布最广。其分布范围北面到黑龙江省,南面到海南省,西面从 青海湖畔,东面到东海之滨,以华南、西南、华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3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例,塌坑总数超过40000个。其中以广西、广东、贵州、湖南、江西、四川 、云南、湖北、河北、山东等省(区)最为发育,尤以广西岩溶区地面塌陷最为突出。岩溶塌陷灾害较为严重 的城市有:辽宁的大连、河北的秦皇岛、唐山,山东的济南、泰安、淄博、枣庄,湖北的武汉、黄石、咸宁, 湖南的怀化、娄底、黔城、湘潭、郴州,江苏的南京,浙江的杭州,江西的九江、宜春、上高,云南的昆明, 贵州的贵阳、水城、安顺、遵义、六盘水、清镇,广西的桂林、柳州、玉林,广东的广州、肇庆等数十个城市 。其中破坏强烈、影响较大的有:大连、秦皇岛、泰安、武汉、桂林、水城、昆明等。如中国水钢集团所在地 ——贵州的水城(属六盘水市),由于水钢集团水源地的16口供水井大量开采地下水,在约5平方千米的范围 内,产生塌陷坑1023个,导致89座房屋开裂或倒塌,道路坍裂,约28公顷农田被毁坏,电杆倒塌,一度引起全 城停电,直接赔偿和经济损失达260余万元,局部地段因污水灌人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再如 ,云南省昆明市中心的翠湖公园,曾经碧波荡漾、建筑优美协调,为春城昆明的最佳风景点之一。由于过度开 采地下水,在3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形成了117个塌陷坑、地裂缝数百条,使历史悠久的风景点——翠湖湖水干 涸、亭台倒塌、建筑物开裂、桥梁破坏、花草枯夕匕,经、侨损失超过千万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岩溶地面塌陷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至10余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