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石、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 现象(图23)。地面塌陷多数近似圆形,大小不一,直径一般数米至数十米,个别巨大者可达百米以上;深浅 也不一样,深的可达数十米,浅的仅有几厘米或十几厘米。引起地面塌陷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以及地 下开挖(修建地下洞室、隧道等)和采矿、大量抽取地下水等。
当地面塌陷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能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如2003年11月30日下午2时左右,广 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发生大面积地陷灾害,数十亩稻田中相继出现1N10米深的大洞,村中水井、鱼塘迅速干枯, 造成一百多户居民住房下陷断裂成危房,27户共一百多名村民无家可归。2004年8月20日凌晨,广东梅州市五 华县双头镇发生地面塌陷8处,毁坏房屋725间,公路2.1千米,小型桥梁两座,直接经济损失达1.55亿元。 2008年3月25日—4月2日,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红桥镇五阁村接连出现7处地面塌陷,形成7个近圆形的塌陷坑 。其中一个塌陷坑深近10米、直径约10米,面积近80平方米。塌陷造成部分居民房屋的墙壁裂缝,威胁区域涉 及该村建设、联合、龙君3个村民组,涉及农户26家,房屋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因修建地铁,在施工中引起过不同程度的地面塌陷事故发生。 如2005年7月13日下午,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试验段——世界之窗至白石洲路段,施工现场地面发生塌陷, 形成半圆状、深度达3米的大坑,坑的半径约4米,面积约5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