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可能发生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特征进行识别。通常,可能发生崩塌的坡体 在宏观上有如下特征:
(1)坡度大于45。,且高差较大,或坡体呈孤立山嘴,或为凸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 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具备了上述特征的坡体,即是可能发生的崩塌体。尤其当上部拉张裂缝不断扩展、加宽,速度突增,小型坠落物不断发生时,预示着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处于一触即发状 态之中。
如何减轻崩塌灾害?
(1)预测、避让。
崩塌是地球表面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还不可能全部阻 止其发生。除作好预测外,在工程建设选择场址阶段,应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调查及访问,对场址区或可能威 胁场址区地段今后是否会发生崩塌做出判断。当有可能发生崩塌时,应避让。
对近期内有可能发生崩塌及可能受到崩塌体危害的地段,应提早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以尽量减少崩 塌发生时人员伤亡利财广损大。
(2)工程治理。
对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及重要工程设施安全的崩塌,需进行效益对比。在经济合理、技术措施可行的情 况下,可进行工程治理,以阻止其发生或尽量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