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在原有体制下运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指的是经济发展中资源、产品、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一种经济现象。
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短缺经济主要表现为:(1)纵向短缺,即在资源、产品和服务通过行政配给方式分配的情况下出现的短缺。(2)横向短缺,即在资源、产品和服务通过买卖方式分配的情况下出现的短缺。(3)内部短缺,即企业缺少完成计划所必需的投入品。(4)社会生产能力短缺,即社会生产能力利用、接近各种资源形成的瓶颈。
短缺经济的普遍存在,必然会给企业的经济运行带来困难,使企业经济运行产生如下特点:(1)“数量j中动”,即强烈追求产品产量的周期性循环。(2)“投资饥渴”和“扩张j中动”,即尽可能地取得多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周期性循环。(3)在当前和长远的生产和投资活动中,对价格、利率等信号反应迟钝。(4)“囤积倾向”,即产品滞存的周期性循环等。
造成短缺经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再生短缺的能力,其中利润刺激的削弱、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臃肿的官僚机构、对企业的大量的行政控制等是造成短缺经济的真正原因。
数字化经济
数字化经济是指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中的经济形式。数字化经济包括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政府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