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代办

古时七夕节为何有喜蛛应巧的习俗

海纳百川 2018-06-21 11:24:55
据五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七月初七,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这其中记载的就是乞巧节的一个习俗,名日“喜蛛应巧”。“喜蛛应巧”的习俗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据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所谓“喜蛛”,其实是一种米粒大小的蜘蛛。春夏之交,这类蜘蛛常见于花草树木之上。偶尔,这类蜘蛛出在人身上或屋内,被人称为喜兆。但是,要真在乞巧节的果盘上发现“喜蛛”的踪迹,是十分不容易的。有些孩子为了早点儿吃到七夕的瓜果,提前提一只“喜蛛”放在果盘里。家长这时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边把瓜果分给孩子,一边念叨着:“吃吧,吃吧,年年有巧,年年有巧。”
 
喜蛛应巧,多少带有一些迷信成分,但是不管怎样,这种简单而古老的仪式,多少包含了人们对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希冀。心中怀着这些期待,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生活都是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