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代办

屈原和端午节有什么关系 古代的粽子是怎么做的

海纳百川 2018-06-21 11:17:48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不但才能卓绝,而且忧国忧民。他深谙当时的政治形势,主张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却遭到楚国贵族的反对。后来,屈原被流放到沅湘流域,眼见自己的国家被外敌侵略,他内心悲愤万分,最后,抱石投江而亡。
对于这位忠贞爱国的三闾大夫,百姓自然是十分爱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到泪罗江凭吊屈原。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人们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喂食鱼虾。有医师还往江中倒人雄黄酒,说是要药晕鱼龙水兽。后来,人们怕饭团被水泡散了,就用树叶将饭团包起来,并在外面缠上绳子,这就是最初的“粽子”。
 
渐渐地这种习俗流传下来,每年五月初五,民间就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了。
 
对于古代文人的描述,除了诗酒风流,便是楚韵风骚。在这里,“风流”暂且不论,这“风骚”就有必要一提。“风”即为代表先民集体智慧的《诗经》,而“骚”指的则是楚大夫屈原的不朽之作《离骚》o屈原之所以流芳百世,不仅是因为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更是因为他对文学的贡献。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作了全新的诗歌题材——楚辞,抒写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篇章。他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诗歌表达了他对自己国家的热爱,更表现了他对理想的不噼追求。屈原不愧是中国诗歌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