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如何识别与防治棉苗红腐病?棉花不同时期红腐病的症状有哪些?

Ailing 2018-09-29 14:02:18
如何识别与防治棉苗红腐病?
    )kr~#-Vr雇肩柏叫?陛炯痛.盐同盟趋阿撤右喾庄苦'rdr溶樯煌 r
苗期红腐病出现率最高,发病率一般在20%~50%,最高可达80%以上。北方棉区苗期发病重,严重时造成大片死苗,南方棉区铃期发病重。
    (1)发病症状棉花不同时期红腐病发病症状见表9。
表9棉花不同时期红腐病发病症状
 
    苗期
 
  主要发生在胚茎和根部,也可为害子叶和真叶。棉苗出土前受害,幼
 
芽变成红褐色,可烂在土中
    出土的幼苗根部生病后,根尖先由黄色变褐色腐烂,以后蔓延到全
根,还可发展到幼茎地面部分,重病苗枯死。病斑不凹陷,土面以上受
 
    幼茎
 
 
 
害的嫩茎和幼根变粗是该病的重要特征,随后病部可变为黑褐色腐烂。
 
子叶或真叶发病后,多在边缘生有灰红色不规则或近圆形病斑,病斑扩
大后常破裂,潮湿时表面产生粉红色霉层(典型症状),即病菌孢子。生
产上早播的棉田或遇低温多雨天气,根部腐烂严重时造成死苗
  成株茎基部   产生环状或局部褐色伤痕,皮层腐蚀,木质部呈黄褐色
 
    棉铃
 
  病斑形状不规则,外有红粉,后常黏在一起成为粉红色块状物,重病
 
铃不开裂成为僵瓣
    实践中,红腐病的症状往往与其他病害,尤其是易与疫病混淆,要注意区别。
    (2)发病规律  棉苗红腐病由镰刀菌属的若干个种引起,以串珠镰刀菌为主,其次为半裸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等。病菌可在种子内外、土壤中的烂铃及枯枝枯叶等病残体上越冬,引起侵染。
    病害发生流行的最适气温为19~24℃,相对湿度80%以上,日照少,雨量大,雨日多,几个条件同时吻合,病害即可能大流行。秋季多雨时,病菌借风雨、昆虫等传播到铃上引发烂铃。病菌在铃上为弱寄生,需借其他病害和虫害伤口引起侵染。
    在适宜的温度和高湿条件下,病害的潜伏期为3天左右,如遇气温和湿度不合适时,潜伏期可延长到8~10天,甚至不发病。此外,病害的发生与棉苗不同生育阶段有关。即子叶展开至子叶增绿,侧根长出10余条时,根部受害最重;在苗龄2周时子叶受害帚雷.皆浩商全部千枯:当直叶尾开后.尤以直叶讯凉毕长期.柿 病力显著增强,很少引起死苗。不同性质的土壤与病害的发生也有关系,盐碱土发病重,沙壤土发病轻。低洼棉田发病重,连作棉田及前茬为豆科作物的棉田发病重。过早播种,棉苗生长不良,棉田发病重。棉株贪青或棉铃受病虫为害、机械伤口多,病菌容易侵入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注意清洁田园,及时拔除病株,及时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烂铃等,集中烧毁,减少病菌的初侵染来源。适期播种,加强苗期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促进棉苗快速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力。加强棉田管理,及时防治铃期病虫害,避免造成伤口,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②播前防治选用质量好的无病种子或用隔年种子作种用,并彻底进行种子消毒。消毒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五?多合剂种衣剂1~3号、20%敌菌酮、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300~500克药剂拌100千克棉籽。用芸薹素内酯拌种能提高种子活力,使棉苗的根长、芽长和鲜重都明显提高,每1千克棉种用0.1%芸薹素内酯可溶性粉剂0.5毫克加10%丙环唑乳油1克或O.l%芸薹素内酯可溶性粉剂0.5毫克加20%三唑酮乳油1克、0.1%芸薹素内酯可溶性粉剂0.5毫克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克的药液拌种,能明显提高杀菌剂对棉苗红腐病的防治效果。
    ③铃期防治  可选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7~10天1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