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棉苗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措施有哪些?

Ailing 2018-09-29 13:34:19
 棉苗炭疽病(彩图15),是世界性病害之一,在我国各主要棉区都有发生。在长江流域发生比较普遍,是南方棉区苗病中的主要病害,苗期和铃期受害较重。棉苗受害轻的影响生长,严重的成片死苗,棉铃受害引起烂铃。
    (11枯病症特棉苗券宿病不同部估带病席精识别田.嘉R一表8棉苗炭疽病不同部位发病症状识别
    棉花种子吸水萌动后,炭疽病菌即可侵入,使棉种呈水浸状腐烂,
不能出土而死亡;出苗后茎基部发生红褐色梭形绷裂条斑(典型症
 
    苗期
 
 
 
状),扩展后变褐,略凹陷,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橘红色黏状物(病菌分
 
生孢子),可使幼苗枯死,群众叫它“烂根病”。子叶受害,多从叶缘开
始,出现圆或半圆形黄褐色病斑,边缘红褐色,上面有橘红色黏性物
质,后干燥脱落使子叶边缘残缺不全
 
    叶片
 
  初生小黑色斑点,扩大后变成暗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
 
呈紫红色,如气候干燥往往开裂,叶片破烂不堪,遇风易折
 
  叶柄和莘秆
 
  病斑红褐色、长条形,略凹陷,表皮破裂常露出木质部,遇风易折
 
断。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红褐色或橘红色黏质物
 
    棉铃
 
  初期呈暗红色小点,扩展后呈褐色病斑,病部凹陷,上有橘红色粉
 
状物。严重时全铃腐烂,不能开裂,纤维变成黑色僵瓣
 
 
    (2)发病规律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普通炭疽菌和印度炭疽菌。我国棉花上以普通炭疽病较常见,只为害棉花一种植物。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棉籽短绒上越冬,少部分以菌丝体潜伏于棉籽种皮内或子叶夹缝中越冬,种子带菌是重要的初侵染源。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及灌溉水等扩散传播。棉铃染病病菌侵入棉籽,带菌率30%~80%。发病的叶、茎及铃落入土中,造成土壤带菌,既可引发苗期发病,又可经雨水冲溅侵染棉铃,引起棉铃发病。
    该病流行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温度与湿度,棉苗在多雨潮湿低温时最容易得病,致病适温25~30℃,在一定湿度条件下,温度是影响该病发生严重与否的重要因素;在温度适宜时,湿度是左右该病流行蔓延的决定因子,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该病就会加剧危害,相对湿度低于70%时,则不利于发病。在连续阴雨的情况下,往往导致温度下降,不利于棉苗生长,容易诱发病害流行。如长江流域棉区,苗期正值低温多雨,该病发生严重,成为主要苗期病害。而秋季如遇连绵秋雨则棉铃炭疽病也会严重发生。田间死苗高峰期常在棉苗出土后15天左右,较立枯病偏晚(棉苗出土后10天寿右).长q-直叶后病苗死莆明显减,爹.整地质量善、播种讨早或过深、栽培管理粗放、田间通风透光差或连作多年等,都能加重炭疽病的发生。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合理轮作,轮作可减少土壤中的病菌,降低苗期发病程度,有利于棉苗生长。精细整地,冬前深翻土壤,将带有病菌的枯枝、落叶翻至深土层。精选良种,适时播种,加强苗期管理,棉花出苗后要勤中耕,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特别是雨后要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促进棉苗早发,提高抗病力。合理密植,防止棉苗生长过旺,并注意防止铃早衰。
    ②种子处理  选用质量好的无病种子或隔年种子。种子采用温汤浸种,即用3份开水加1份凉水,按水量与棉籽重量比为2.5:1的比例放入棉种,水温保持在55~60℃浸泡0.5小时,捞出后晾干即可播种。或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如用40%的拌种双[拌种灵和福美双各20%(即1:1)混配而成]可湿性粉剂0.5千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0.5千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0.5千克与100千克棉籽拌种,此外也可用1千克10%的灵?福合剂与50千克棉籽包衣,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③药剂防治  用30%多?福可湿性粉剂或50%稻瘟?福?甲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或喷雾,5%井冈霉素水剂500~1000倍液灌根,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福美甲胂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均匀喷雾,若将喷雾器中的旋水片取出,对准根茎部喷浇,效果也很好。蕾铃期发病,用so%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