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营养特点有哪些?
棉花正常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铁、锌、铜、锰等多种元素,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综合各种研究,棉花每形成100千克皮棉约需要氮12—15千克、磷5~6千克、钾12~15千克、镁6千克、硼9.4~10.8克、锌2.4~7.2克,因不同品种、产量水平略有差异。亩产皮棉200千克需吸收氮20~37千克、磷7~12千克、钾26~33千克。
(1)出苗到现蕾期棉花出苗到现蕾期以扩大营养体为主,生长中心是生根、长茎、增叶。棉株体小,叶面积也小,光合作用弱,生长比较缓慢。干物质积累量少,约占全生育期总积累量的1.3%~1.5%,相应的养分吸收量也少。吸收的养分多与碳水化合物合成蛋白质形成叶、茎、根的结构物质,供叶、茎、根生长发育。吸收氮量超过吸收磷、钾量,说明这一时期营养特点是以氮素代谢为中心,也是棉花一生中含氮水平最高的时期。但磷对根系的生长发育和钾的壮茎作用大,决不能忽视磷、钾素的供应。棉花是喜硝态氮作物,此时期施用含硝态氮的氮肥效果更好。钾和铜有利于增强幼苗的抗病能力,提高棉苗活力。
(2)现蕾到盛花期棉花生长发育的特点之一是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同时生长的时期较长。棉花现蕾到开花盛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是增根、长茎、增枝和增叶,同时还要形成大量的蕾、花和铃。这个时期是棉苗生长最快的时期,棉株逐步建设成一定大小的营养体,叶片增多,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前期大增,干物质积累也随之增加,约占总积累量的12.8%~15.6%,根系已初步建成,吸收养分的能力大大加强,养分的吸收合成和利用,除供营养生长外,还要供应生殖生长。由于营养牛长和牛殖牛长都比较旺庸,需要的养分比苗期大为增多。亩吸收氮3.O~3.8千克,约占全生育期氮总吸收量的20%~25%,吸收磷1.02~1.08千克,约占全生育期磷总吸收量的17%~18%,吸收钾4.62~5.60千克,约占全生育期钾总吸收量的33%~40%。钾的吸收比例明显高于氮和磷,碳、氮和磷的代谢也很旺盛。碳的代谢达到最高峰,这时如氮素供应过多,碳水化合物过多地合成含氮化合物,促进营养器官过度增长,常会引起棉株徒长,增加棉铃脱落,因此现蕾前期要避免施用过多氮肥。棉株顶部叶片含钾量,一般以蕾期为最高,进入花铃期后开始下降。这时增施钾肥,可以提高茎叶中全钾含量,对茎中钾含量的提高尤为明显。此时盛花期施肥应重施花铃肥,施用肥料养分量占总施用肥料养分量的50%~65%。
(3)开花盛期到吐絮期 棉花进入盛花期以后,棉株的营养生长高峰已过,株高、叶面积和根系的生长量均已达到最大量,开始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棉株大量开花、结铃,生长中心是增铃、保铃和增铃重为中心,体内营养物质主要供应棉铃的生长发育。棉株生殖生长非常旺盛,加之初期较旺的营养生长,体内干物质积累量达到一生最高峰,约占总积累量的64.9%~69.5%。相应的吸收利用各种养分也都达到最高峰。大约亩吸收氮9.O~9.5千克,约占氮总吸收量的60%~63%,吸收磷3.3~3.8千克,约占磷总吸收量的55%~64%,吸收钾7.8~8.6千克,约占钾总吸收量的56%~62%。磷的吸收比例较前期明显提高,钾的吸收比例开始下降。但在大量结铃时期,生殖器官中磷和钾的含量迅速增加,磷、钾供应不足,不仅会影响棉铃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影响生殖器官对氮的吸收,从而影响坐桃结铃、铃重和吐絮。所以,保证各种养分充分协调供应,对棉株多结铃、结大铃、夺取棉花高产十分重要。为了满足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养分需要,棉花生产十分强调重施花铃肥。
(4)吐絮至收花期 棉花进入吐絮期以后,仍以生殖生长为中心,吸收的养分和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供应生殖器官——棉铃的生长发育,这时棉株的营养器官开始逐渐衰老,新生叶片大量减少,原有叶片逐渐衰老,中下部叶片由于荫蔽,光合效能降低。根部因因得不到地上部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吸收能力也逐渐减弱,营养器官的养分和碳水化合物向生殖器官大量运转。因此,棉株体内干物质积累较前期大幅度减少,约占总积累量的16.2%~18.2%。棉株对养分的吸收量也明显减少,一般亩吸收氮2.25~2.7千克,约占氮总吸收量的15%~18%,吸收磷1.02~1.62千克,约占磷总吸收量的3%~6%。磷的吸收比例进一步提高,钾的吸收比例继续下降。这时充分供应氮和磷,对防止棉苗早衰和保铃、促铃重作用大。可在重施花铃肥的基础上喷施叶面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