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

中医是怎样辨证治疗慢性鼻炎的

Ailing 2018-07-02 13:24:22
中医是怎样辨证治疗慢性鼻炎的
    慢性鼻炎中医称之为“鼻窒”,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将其分为肺气虚弱、邪滞鼻窍,脾气虚弱、邪滞鼻窍,以及邪毒久留、气滞血瘀三种基本证型进行辨证治疗。
   (1)肺气虚弱、邪滞鼻窍型
    【主症】鼻黏膜及鼻甲肿胀、色淡或潮红,交替性鼻塞,或鼻塞时轻时重,流稀涕,遇寒时症状加重,头部微胀不适,咳嗽痰稀气短,面色6光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浮而无力。
    【治则】补肺益气,祛风散寒。
    【方药】温肺止流丹加减。荆芥、防风、党参、川芎、五味子各12克,白术、桔梗各15克,黄芪20克,细辛3克,薄荷、诃子、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2)脾气虚弱、邪滞鼻窍型
    【主症】鼻黏膜及鼻甲肿胀、色淡或潮红,交替性鼻塞,或鼻塞时轻时重,流稀涕,遇寒时症状加重,头部微胀不适,食欲欠佳,大便时溏,体倦乏力,舌质淡,苔白或稍厚,脉缓弱。
    【治则】健脾渗湿,祛风通窍。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炒扁豆各15克,薏苡仁18克,石菖蒲、苍耳子、藿香、陈皮各12克,莲子9克,甘草6克。
    【用  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3)邪毒久留、气滞血瘀型
    【主症】  鼻甲肿实色暗,呈桑葚样,鼻塞无歇止,涕多黄稠、或黏白,嗅觉迟钝,语言不畅,咳嗽多痰,耳鸣不聪,舌质红或有瘀点,脉弦细。
    【治则】调和气血,行滞化瘀。
    【方药】  当归芍药汤加减。党参、当归、白术、茯苓各15克,赤芍、川芎、郁金、苍耳子、泽泻各12克,姜黄、辛夷各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