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

中医辨证治疗鼻炎的要点和思维模式有哪些?

Ailing 2018-07-02 13:22:38
   中医辨证治疗鼻炎的思维模式有哪些
    中医辨证治疗鼻炎,在明确其思路的前提下,还要弄清辨证要点,知道其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做到辨证准确,治疗方法合理,疗效才好。
    (1)鼻炎的辨证要点:鼻炎的辨证当树立整体观念,就全身和局部进行整体辨证,辨其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属何脏腑病变,及何邪所犯,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施治。就具体辨证内容来说,鼻炎的辨证当以辨鼻塞、辨鼻涕、辨嗅觉异常、辨头痛等为要点。
    (2)辨治的思维模式:在辨证思维程序上,首先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结合相关的检查,尤其是鼻腔局部的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以确立鼻炎的诊断,判定是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还是过敏性鼻炎等,明确中医之病名。然后通过进一步分析,辨明其中医证型,并注意其兼证、并见证等。接着根据辨证分型之结果,确立相应的治则、方药及用法。
    (3)示范病例:李某,女,42岁,教师,2011年11月29日初诊。患者平时易于感冒,患鼻塞3年余,时轻时重,每于受凉感冒时加重,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鼻炎,屡经治疗,其效不佳。近半个月因受凉感冒,鼻塞再现并加重,虽经治疗,症状不减。就诊时患者鼻塞,持续不通,嗅觉失灵,咳嗽,涕痰白黏量多,语声嗡嗡,体倦懒言,检查鼻黏膜淡红肥厚,舌淡红,苔白稍腻,脉缓无力。
    第一步:明确中西医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鼻腔局部检查,西医诊断为鼻炎,当属慢性肥厚性鼻炎无疑。在确立慢性鼻炎的诊断时,应注意与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等相鉴别,同时还应分清是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还是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根据患者病史,结合其以鼻塞,持续不通,嗅觉失灵,咳嗽,涕痰白黏量多,语声嗡嗡为突出表现,鼻腔局部检查鼻黏膜淡红肥厚,中医诊断为慢性鼻炎(鼻窒)。
    第二步:分辨其中医证型。患者平时易于感冒,患鼻塞3年余,时轻时重,每于受凉感冒时加重,嗅觉失灵,咳嗽,涕痰白黏量多,语声嗡嗡,体倦懒言,查舌淡红,苔白稍腻,脉缓无力,以肺脾气虚、湿滞鼻窍为突出表现,中医辨证当属肺脾气虚、湿滞鼻窍型慢性鼻炎(鼻窒)。
    第三步:确立治则、方药及用法。辨证属肺脾气虚,湿滞鼻窍,治则补益肺脾,化湿通窍。方选四君子汤合辛夷散加减。黄芪、茯苓各20克,白术、党参、节菖蒲各15克,辛夷10克,川芎、防风、白芷、地龙、僵蚕、陈皮各12克,升麻、炙甘草各6克,细辛3克,葱白1根。每日1剂,生姜3片,大枣5枚为引,水煎分早晚服。
    在应用中药汤剂治疗的同时,另以鼻炎灵滴鼻,每日3次。同时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调畅情志,戒除吸烟饮酒,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