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

治疗鼻炎常用的单味中药紫苏和薄荷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Ailing 2018-07-02 13:00:20
紫苏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
    【功效应用】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发汗解表,宣肺止咳,常与羌活、防风等同用,以治疗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若兼气喘咳嗽,每与前胡、杏仁等药同用,方如杏苏散;若兼气滞胸闷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方如香苏散。紫苏为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的良药,兼有理气安胎之功,所以还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如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气机不畅,胸闷呕吐,寒热头痛者,每与藿香、陈皮、半夏等配伍,方如藿香正气散;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同用。紫苏适用于外感风寒之急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患者,能有效缓解头痛、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促使患者顺利康复。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不宜久煎。【注意事项】  阴虚燥热者当慎用。
 薄荷
    【性味归经】味辛,性凉。归肺、肝经。
    【功效应用】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薄荷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常配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方如银翘散。薄荷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多配合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蚕、荆芥、防风等同用。薄荷入肝经,能疏肝解郁,常配合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方如逍遥散。薄荷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故还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此外,薄荷芳香辟秽,还可用于治疗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之痧胀腹痛、吐泻等,常与藿香、佩兰、白扁豆等同用。薄荷具有较好的疏散风热作用,治疗鼻炎多根据辨证取复方制剂,适宜于中医辨证属外感风热之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及鼻窦炎患者,对慢性鼻炎出现风热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用量】煎服3~6克,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薄荷梗偏于理气。
    【注意事项】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