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取得患者合作:训练前向患儿及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方法、步骤,已取得其密切配合。
(2)根据患儿的个人需要和活动安排,选择最适宜的排便时间。
(3)向患儿家属说明饮食种类、数量与排便的关系,协助患儿选择饮食种类和数量。应摄入足够的水分,常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大便形成及增加肠蠕动。
(4)鼓励患儿运动,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排便。
(5)排便时可给予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将粪便推向直肠。(6)做好心理护理,使患儿及家属认识到,建立起稳定的排便习惯的重要性,要有耐心。
排便功能训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排便功能训练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在规定时间内,定期排便的模式。具体措施:
(1)对于年长儿可根据需要选择排便的最适时间,一般在早餐后为宜。因这时胃一结肠反应最强,一般出现于饭后20~40min。婴幼儿可训练定时排便的习惯,坐位平衡功能较好的患儿,应进行坐位排便训练。
(2)排便训练时间,一般不少于20min。时间充分而且没有精神负担,充分放松才能有适当的肠蠕动,肠管才可以排空。
(3)便秘者可使用直肠栓剂,如甘油栓、开塞露、肥皂条等,起到刺激肠蠕动,润滑粪便的作用。上述处理无效时,可选用灌肠法。
(4)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对于便秘者除多补充水分以外,在膳食中增加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以增加肠蠕动。腹泻者注意进食易消化饮食,遵医嘱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