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章用秀在《收藏的学问和窍门》一书中指出:由于素质所限和缺乏经验,刚人收藏大门的朋友在收藏上往往存在许多误区,只有破除这些误区,才能少买赝品、少上当。
该书中归纳出的12个误区是:
(1)盲目听信卖家编造的谎言,错将假货当宝物,买假而不知假。(2)以为别人的判断绝对正确,自己毫无主见。
(3)将老户人家的旧物都当成有价值的古物,而很少对其认真分析与鉴别。
(4)相信器物的款识和铭文,而不知在古玩字画落上假款乃是作伪者最常用的伎俩。
(5)以为老农民家藏“宝物”绝对可靠,而不知某些农民也靠贩假为生。
(6)以为东西越脏越古老,而不知作伪者善于在新瓷、新玉器上作旧,以诱使买者上当。
(7)以为越破越残的东西越老,结果将既不老又残缺的次品买回家。(8)以为东西越老越值钱,其实也不尽然。
(9)以为年头越近,东西越精,这也不尽然,因为历史上任何艺术品都有其发展高峰。如清代的“乾隆玉”水平之高,有一些是后人很难超越的。
(10)用书本上或文物店的器物与自己见到的器物对号入座,难免错将仿品当真品。
(11)片面理解拍卖图册,而不知图册上的标价有伸缩性,其器物美观程度与实物也有差异。
(12)买东西认贱不认贵,而不知在古玩收藏中精品最具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以致买回一大堆文物垃圾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