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棉花简化整枝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Ailing 2018-09-27 14:29:23
棉花简化整枝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叶枝,又称营养枝或木枝。棉株主茎上生长的果枝称为主茎果枝或一级果枝,在主茎果枝上结的成铃称为主茎铃或一级成铃,在叶枝上生长的果枝称为二级果枝,在二级果枝上结的成铃称为叶枝铃。
    长时期以来,棉花叶枝被看作为消耗营养的器官,精细整枝为棉花传统的栽培方法。近年来,研究和利用叶枝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其技术路线为:放宽行距,调减密度。调减密度的核心是放宽行距,要求把传统的50~60厘米的行距放宽到90~100厘米或更多,株距维持在25~30厘米,种植密度下调到每亩2000株左右。放宽了行距,降低了密度,相应减少了播种量、育苗量、移栽量、用药量等,可节约1/4~1/3的物化投入和劳动力。放宽行距,相对推迟了棉花封顶期,使每行棉株都处于边行相对优越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多结桃,结好桃,少烂桃。放宽行距,棉株个体发育健壮,在此基础上,棉株下部营养枝不整掉,并积极促进它们茁壮成长,让它们萌生出可利用的次生果枝,并在次生果枝上正常现蕾、开花、结铃,使这些原本要打去的营养枝变废为宝。这些变废为宝的营养枝,只要管理得法,一般可奉献1/3~1/2的皮棉产量。由于巧留营养枝,主茎果枝生长与营养枝上次生果枝的现蕾、开花重叠期较长,可相对集中开花、结铃和吐絮,有效地调节了最佳结铃期,从而减轻了前期烂铃和后期僵花,提高了皮棉品质。另外,甲哌铸等株型调控物质的应用,对简化整枝,促进优质高产,也是功不可没。棉花叶枝利用栽培技术如下。
    (1)扩行降密,合理行株距配置,地膜覆盖为了充分发挥叶枝的优势,增加单株有效结铃数,提高单株产量的同时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要适当扩大行株距,降低种植密度,防止荫蔽,减少脱落,提高成铃数。在生产实践中,种植密度应根据肥力水平、种植方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来决定,在高产地区比常规栽培(去全部叶枝栽培,下同)密度降低10%~20%。长江中下游棉区行距放宽到100~110厘米,并与地膜覆盖和不同类型品种相配套,杂交棉密度为每亩1800~2000株,常规棉密度为每亩2200~2500株;黄河流域淮北平原麦棉套作高产棉田带宽放宽15%左右,如杂交棉密度为每亩2500~3000株,常规棉密度为每亩3000~3500株;黄河流域一熟春棉高产地区,行距由65~70厘米放宽到80~90厘米,种植杂交棉密度为每亩3000株左右,黄淮地区密度可减少10%,春播中早熟品种每亩3000~3500株,行距仍保持不变。(2)科学利用叶枝棉花叶枝是制造营养的重要器官,叶枝对棉花产量的形成有较大的贡献。因此,科学的留叶枝是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新库源。科学利用叶枝,强调叶枝利用与改选并重。长江中下游、黄河流域移栽地膜棉和西北内陆不需整枝,当第一优势叶枝生长二级果枝3~4个时,即打去叶枝的顶心或化学封顶。黄河流域直播地膜棉,植株生长2~3个优势叶枝,当第一优势叶枝生长二级果枝3~4个时,全株叶枝应打顶或喷甲哌锚进行化学封顶,多雨年份去掉无效弱势叶枝。叶枝棉主茎打顶同常规棉。
    (3)合理施肥  棉花叶枝利用表现为苗蕾期生长发育快,生物学产量高,花铃期生育高峰提前且持续时间长,结铃多,吐絮期有早衰的趋势。因此,在肥料施用量、施用种类、施用方法及施用时间等方面均与去叶枝的棉花栽培不同。肥料施用既要保证苗蕾期强优势叶枝早生快长,又要保证花铃期棉花稳健生长,叶枝和果枝同步多结铃、结大铃、早吐絮、不早衰,要求总施肥量比常规栽培的棉花增加10%,氮、磷、钾平衡施用,基施肥料比重比常规栽培增加10%,早施花铃肥,施肥期比常规棉提早5~7天。
    t41看莆化调看苗化调雷占~-/ii-榨彝榨一由千叶桔堆搀Yil-j茎中上部有负向反馈调节作用,跟常规棉相比,盛蕾初花期化调时间可推后7天左右,甲哌锚用量减半,中后期强调因苗调控。
    上述几项关键技术适于肥水较好的棉田,同时必须做到各项关键技术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