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如何防止抗虫棉不抗虫的现象?

Ailing 2018-09-26 15:44:48
如何防止抗虫棉不抗虫的现象?
    杭电棉享#不县无电棉,但靠椅电棉本身的精由能力,环不能完全控制棉铃虫的为害,还必须采取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优良的品种在良种的选择上一定要种植高纯度的优质种子,以棉花本身的抗虫性来到控制棉铃虫的为害。种植抗虫棉必须做到先引种,经试验示范后再推广应用。引种后要根据抗虫棉的特性,了解其是否适应当地种植,抗虫性是否稳定,抗逆性、丰产性如何等情况,从中选择抗虫、抗病、丰产的抗虫棉品种种植。繁育种子时,种子经营单位使用的原种要达到标准,最好选用育种家从保种圃中选出的种子。
    (2)连片种植,不间作易感虫作物抗虫棉不能与易感虫作物套种间作,避免棉铃虫在易感虫作物上长大后转移到抗虫棉植株上为害,致使抗虫棉不抗虫的现象出现。目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两类抗虫棉,从抗性上讲,常规抗虫棉的抗性不够理想,仅在棉铃虫等棉田害虫轻度发生时才能显示出一定的效果,而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突出且稳定,即使在棉铃虫高发年份也表现出极强的抗性,生产实践证明,在一般年份下,抗虫棉在减少用药60%~80%的情况下不影响产量。但是不能认为种子抗虫棉就可以不进行化学防治,坐等丰收。近年推广的抗虫棉绝大部分是转基因棉,它仅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有抗性,因此,当达到防治指标时,就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若种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田块,田间调查出现有不抗虫的植株或抗性差的植株,应及时拔除,以提高群体抗虫基因频率。若抗虫棉周围种了常规棉,或间种了大豆、瓜类等感虫作物,势必造成棉铃虫的低龄幼虫为害这些感虫作物,待其变成大龄幼虫时,转移到抗虫棉上继续为害。
    (3)运用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种植抗虫棉在栽培管理上应根据抗虫棉的特征特性,采取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做到良种加良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抗虫棉和常规棉生长发育特点不同,抗虫棉在苗期、蕾期营养生长发育迟缓,生长速度相对较慢,表现在叶片小,茎秆细弱,叶面积系数偏小,长势偏弱,单铃重偏低,但生殖生长快且旺盛,补偿能力强,现蕾早,结铃多,坐铃率高;后期易早衰,引起抗虫性下降。所以抗虫棉在栽培管理上应做到前佴、中榕、陆里奇.陆i-精巾忡能下隆一存胪粗府胃卜尊菊。褴一钾比例协调,特别要重视磷、钾肥的施用,否则易造成桃小、衣分低、产量降。中期要根据棉花长势,及时做好化控。注重肥水调控,及时抗旱排涝,做好养根保叶,才能达到抗虫、高产、高效的目的。
    (4)抓住防治最佳适期对棉铃虫的防治要抓住最佳适期。若防治过早,不但提高了成本,而且也极易失去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同时,加速了害虫抗药性的发展。但是若防治过晚,则害虫的为害就会加重。因此要根据植保部门或专家的虫情预测预报,抓住适期及时防治。
    (5)要重点防治三、四代棉铃虫要从综合防治人手,重点进行防治。在农业防治上,一是以村组为单位,应用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蛾;二是及时抹去赘芽和无效的营养枝,施肥较足的棉田更应抹彻底;三是中耕灭蛹,人工捕捉大龄幼虫。在化学防治上,可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20%氟铃?辛乳油每亩50毫升对水50千克喷施。
    (6)化学防治与控制棉铃虫抗药性的发展在虫量大、天敌少的情况下,科学运用化学农药是控制棉铃虫抗药性发展的最根本的方法。运用化学农药,一是要尽量避免单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开展综合防治,应该把农业的、生物的和各种其他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自控能力,主要是发挥害虫天敌的控制作用;二是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降低农药使用浓度;三是要交替用药,农药交替使用可以克服和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发展,但必须选用使害虫不产生交互抗药性的药剂进行交替使用;四是不断推广使用新农药,对一种新农药,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次数和使用浓度,以延长其使用时期;五是应用增效剂,增效剂能抑制害虫体内解毒酶的活性,提高农药的渗透能力、黏着能力等;六是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和激素类农药,这类农药一般不会产生抗药性。
    (7)局部施药  局部施药就是有重点的在棉株局部用药,而不县伞株用药.存防治一^代棉钤电时,重点县保护顶。r)不詈害.用药滴棉花顶心,这样,既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又可以保护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