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花生幼苗侧枝长出2~4片真叶时,花芽就开始分化,团棵期是花芽大量分化的时期,此时分化的花芽多是能结成饱满荚果的有效花。通常,花生一生中花针率占开花总数的50%~700/,但花果率仅占150/~200/,饱果率仅占10%~15%,产生这种花多果少、秕果多饱果少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根本原因在于花生本身的特性。
花生属于无限花序作物,花期长,花量大,不孕花多,有效花少。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从始花到终花需60天左右,单株花量50~100朵,多的达200朵以上;普通型花生品种,花期达100~120天,单株花量100~200朵,多的达1000朵以上。其中不孕花占总花量的30%左右。由于不孕花多,有效花少,盛花期以后的花,多为无效花。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开花受精后必须形成果针并伸长入土才能结荚,结荚时间很不一致,早人的早结荚,发育时间充分,早成熟,常为饱果;迟者则发育不充分,结荚时间短,迟成熟,常为秕果或幼果,甚至还是果针。每个荚果从开始膨大到饱满成熟,需要60天以上。
养分供应不足,气候不良,栽培管理粗放或不当,对开花结果也有影响,也会导致“花多果少、秕果多饱果少”。如结荚层缺氮、磷元素,只增加秕果而不产生空果;如缺钙,不但秕果增多,而且还会产生空果。
因此,目前生产中要完全克服这种现象是很难的,只能通过栽培措施和化学处理等适当减轻其对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