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猫眼石”和“假猫眼石”?
由于世界上已发现20多种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矿物,而它们的美丽和价值都远远不及金绿猫眼石,故有人将金绿猫眼石称为“真猫眼石”,而将其他的各种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均称为“假猫眼石”。但在具体称呼具有猫眼效应的某种猫眼宝石时,只在其名称前面冠以该矿物的名称,再加上“猫眼石”即可,而不必笼统地都泛称其为“假猫眼石”。
对猫眼宝石进行加工要注意哪些事项?
对猫眼宝石进行加工是很有讲究的,由于在它的内部有由金红石(成分为Ti02)晶体组成的包裹体,并形成无数细小的纤维状空心管平行晶体c轴作有规则的排列,反射光线,产生强烈的猫眼闪光,故首先要善于找好最佳的宝石面进行琢磨,同时,要注意以下3点:
(1)弧面的弧度要大些而不宜太平,其表面表现的光线才会细小而清晰。
(2)要设法保持宝石的半透明状态,因为透明度越高,其光亮度就随之减弱而影响猫眼效应。
(3)猫眼宝石的底部一般不宜抛光,以增加光的反射,减少光线的穿透和散失。
如何对猫眼宝石进行经济评价?
对猫眼宝石的经济评价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但这只是专对金绿猫眼石而言,对其他“假猫眼石”则仅供参考或不适用。因为像低级的木变石猫眼(每个戒面仅值几元至几十元)之类虽然也有猫眼效应,但根本不可能显示“活光”。
(1)从颜色看:葵花黄色是猫眼石的最佳颜色,一颗具有这种颜色和活光的斯里兰卡最优质猫眼石戒面,重5ct以上者,每克拉价值可高达1万美元;淡黄绿色的次之;白黄色和白绿色者价值较低;最差的是灰色猫眼石。
(2)从线的形状看:上等的金绿猫眼石,猫眼的亮线应位于宝石弧面的中央,并要竖直、强烈、细窄而界线清晰,且显彩色活光。
总之,评价猫眼石除讲究颜色外,还以光带居中、竖直为正品,以闪光强弱分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