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秘书猛夸老板有天眼,掌握万物之规律,上海文峰集团微信公众号的这一操作上了热搜。而与“彩虹屁”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文峰屡次被上海市消保委约谈。
12月9日,又有媒体传出上海文峰公司被普陀区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的消息。
图片来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被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
界面新闻12月9日消息,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管局于2021年12月9日透露,今年7月,该局对上海文峰美容美发有限公司未履行单用途预付消费卡信息对接义务的违法行为,作出顶格处罚5万元的行政处罚。
11月,市消保委发布文峰消费警示,我局立即对辖区内文峰公司及门店开展检查,发现上海文峰美容美发有限公司存在涉及单用途预付消费卡、价格和广告宣传等违法行为,并对文峰公司立案调查,目前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
图片来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消保委表示,自2021年6月初以来(截至11月3日),上海市消保委又受理文峰美发美容相关投诉193件。
截至12月7日,收到对文峰美容美发的投诉476件,同比增长45%。
据了解,消费者投诉反映的突出问题有:一是诱导大额消费且拒不退款;二是售后服务拖延推诿;三是以“加盟店”为由,怠于承担企业责任。
公司已被消保委约谈两次
据澎湃新闻12月6日报道,在此次上热搜前,上海文峰美发美容曾因为被上海市消保委两次约谈而上热搜。
11月17日,上海市消保委发文提示称,美容美发企业文峰商业模式或暗藏重大风险,建议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消费者也应谨慎消费。
此前,文峰国际所属上海文峰美发美容有限公司已两次被上海市消保委约谈,涉及“大额消费拒不退款、售后服务缺位、价格不透明、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问题。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文峰以“产品+服务”的套餐预售,规避预付卡监管。根据消费者反映,文峰公司以“产品+服务”的套餐名义向消费者推销,金额达到数万乃至数十万元,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预付性消费行为。
文峰通过这种套路规避了相关预付卡和预付资金监管的 法律 法规,由此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重大风险。
消费者同时反映文峰门店不主动提供充值凭证和消费凭证,亦不明示其加盟店身份,加大了消费者的维权难度。
上海市消保委称,据消费者反映,在购买“产品+服务”的套餐以后,按照店方要求产品放在门店,消费者无法深入了解产品功效合规性。
店员的口头推销和非公开售卖产品的做法既造成了消费者维权困难,又逃避了政府部门的日常监管。
此外,2020年3月,文峰集团以“抵御病毒”为卖点,对旗下的一款化妆品进行虚假宣传,因此被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管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5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界面新闻、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