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鼻炎患者病情和体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艾灸方法,严防有艾灸禁忌证的鼻炎患者进行艾灸治疗。施灸时取穴要准确,灸穴不宜过多,火力要均匀,切忌乱灸、暴灸。同时要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发生。
(2)施灸的顺序,一般是从上至下,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在特殊情况下则可灵活运用,不必拘泥。对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施治过程中要不时用手指置于施灸部位,以测知患者局部皮肤的受热程度,便于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避免烫伤。
(3)施灸过程中要严防艾火滚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服、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把艾条、艾炷之火熄灭,以防复燃发生火灾。施灸后还要做好灸后处理,如果因施灸时间过长致局部出现小水疱者,注意不要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疱较大,可局部消毒后用毫针刺破水疱放出疱液,或用注射器抽出疱液,再涂以甲紫,并用纱布包敷,以避免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
(4)艾灸疗法治疗鼻炎的作用有限,临床中应注意与药物治疗、针刺疗法、饮食调养等其他治疗调养方法配合应用,以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