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 成】葱白3枚,淡豆豉6克。【用 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功 效】通阳发汗。
【主治】外感风寒轻证,微恶风寒,或见微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方中葱白辛温通阳,疏畅肌表以散风寒,为主药;辅以淡豆豉之辛甘以宣散解表。葱豉配伍,有通阳发汗,解表散寒之功。本方药性平和,虽辛温而不燥,虽发散而不烈,且无过汗伤津之弊,用治风寒表证之较轻者,极为适宜。【按 语】 本方以恶寒发热轻微,无汗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及外感风寒型急性鼻炎。如风寒较重者,加羌活、荆芥、防风;发热口苦,咽痛苔黄者,加金银花、连翘、黄芩。
芎苏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
【组成】川芎6克,紫苏叶、枳壳、桔梗、柴胡、半夏、陈皮、茯苓各3克,葛根4.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次9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亦可作汤剂,每日1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散寒解表,祛风止痛。
【主治】四时感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咳嗽有痰。【方解】方中川芎祛风止痛,紫苏叶疏散风寒,共为主药;配以柴胡、葛根宣散表邪,枳壳、桔梗宽胸利气,半夏、陈皮理气化痰,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和中健脾。诸药配合,共奏散寒解表,祛风止痛之效。
【按语】 本方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痛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感冒、偏头痛、急性鼻炎等。如表寒轻重者,加荆芥、防风;咳嗽痰白者,加麻黄、杏仁;头痛甚者,加羌活、白芷、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