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

神医华佗曾以膏摩疗法治百病

海纳百川 2018-06-28 16:17:23
膏摩属于中医的一种外治法,是按摩与药物配合运用的一种形式,就是以药物配制的药膏为介质,在施术前涂以膏药,然后再施以按摩手法。它早在两千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被使用。
 
先秦秦汉时期为膏摩的形成及初步发展时期,膏摩方已零散见于保存的文献中,“膏摩”一词出现,并且有了比较完整的膏摩方及其主治和用法,为后世膏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马膏”治疗阳明经病致面瘫急性发作,是较早期的关于膏摩的记载,只惜未载药物组成。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是对“膏摩”一词的最早记载,并且指出了膏摩可用于预防保健。另外,《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七》还记载了一首治疗头风的头风摩散方,成为后世“摩顶膏”之起源。
 
三国时期,华佗经常使用按摩手段治疗疾病,尤其是膏摩。据《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和《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他曾用膏摩法治顽固性颈、腰椎病。另据《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千金要方》等记载,华佗还将膏摩与火灸同用以治疗“伤寒始得一日在皮肤”。此外,《肘后备急方》中载有“疗百病”的“华佗膏摩疗法”等等。从以上记载可见华佗是一位常用膏摩疗法的医家。经常使用膏摩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等各类风湿骨病(古时称“痹症”),药到病除,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