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旅出行

地质灾害一般集中在什么时间发生?集中在雨季、风水年等时间

Ailing 2018-08-01 13:47:49
地质灾害一般集中在什么时间发生?
    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具有下列特征:
    (1)地质灾害集中在地震活跃期和丰水年发生。
    从年际来看,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地震活跃期和丰水年。因为地震活跃期地震活动频繁,强烈的地震能使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丘陵区的山体遭到强烈破坏,不仅能形成大量的地裂缝、滑坡和崩塌,而且还能使地表堆积物与基岩松弛,为后来的崩塌、滑坡奠定基础。这些堆积在山坡上和沟谷中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不仅如此,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地震还可直接激发泥石流的发生;强烈的地震还能促进和加速黄土地区和岩溶地区塌陷的发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强烈的地震也能加速地向沉降的发生发展。可见,在地震活跃期,各类地质灾害都因受到地震的强烈影响而变得十分活跃。丰水年降水十分丰沛,往往为干旱年的2—5倍,丰沛的降水既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水体成分,又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强大的水动力条件,因此丰水年也往往是地质灾害强烈活动年。如辽(宁省)东南(部)地区,1969年、1977年、1981年、1987年、1989年为丰水年,在这些年内,地质灾害特别活跃;又如北京山区1939年、1950年、1972年、1989年和1991年为丰水年,地质灾害也特别活跃。
    (2)地质灾害集中在雨季发生。
    从年内来看,地质灾害集中在雨季的5月中旬~ 10月中旬发生,其中85%以上的地质灾害和95%以上的规模大、危害重的地质灾害集中在6~8月发生。这是因为雨季丰富的降水使岩、土体处于饱和状态,当大雨、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袭击时,绝大部分甚至几乎全部雨水转化为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沟谷洪流,促进崩塌、滑坡、地裂缝和泥石流的形成与加速地面塌陷的发生。由上述可见,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期为5—10月,密集发生期为6~8月。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的变幅关系密切,在雨季因降水丰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多,因此地下水变幅小,而在干季因降雨少,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少,如果旱季的地下水抽取量还与夏季一致,那么必然导致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可见,发生地面沉降的几率旱季要大于雨季。岩溶塌陷和工程塌陷的主要诱因是溶洞和矿洞顶部的承载力与顶部岩、土体的压力的矛盾,降水对塌陷有促进作用,可加速岩溶塌陷和工程塌陷的发生。但应注意的是,即使在没有雨水或很少雨水的旱季,只要洞穴顶部的承载力低于洞穴顶部岩、土体的压力,仍可导致塌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