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棉田常见的除草剂有哪些?百草枯使用不当造成的现象是什么?

Ailing 2018-09-28 14:58:16
棉田常见的除草剂药害有哪些?
    棉田化学除草发展很快,但由于棉农不十分了解除草剂的选择性,或者没有严格按照除草剂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施药措施,不但没能高效防治棉田杂草,或控长增产,反而对棉花产生了严重药害,甚至引起了毁灭性的损失。
    (1)2,4一滴丁酯棉花对2,4一滴丁酯十分敏感,受害后叶片变小变窄,呈“鸡爪”状。受害严重时果枝不能正常伸出,花蕾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脉梗扭曲、皱缩、畸形。
    (2)2甲4氯  棉花对2甲4氯极为敏感,受害叶片会变成白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补救,整个受害棉田有全部报废的危害。
    (3)百草枯  为速效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能迅速被叶片吸收。浓度、剂量不当可产生急性药害,叶片着药后2~3小时即开始受害变色,表现为叶片似烫伤,呈水渍状,以后出现白色斑枯、条纹、变色、卷缩、焦枯等。误喷百草枯对棉花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4)草甘膦  不合理施用草甘膦后,一些棉田棉花生长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苗期生长缓慢,特别是土壤潮湿或药后下雨,药害表现更为严重,明显可见叶片自上而下轻度萎蔫,生长缓慢,植株变矮小,类似枯萎病症状,心叶坏死。据观察,虽受害棉花能恢复生长,但药害严重的生长发育推迟15天以上,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5)氟乐灵常用作土壤处理剂,使用过量时,受其药害后,轻的可引起第二、三片真叶皱缩、变小,重的还会造成子叶深绿,增厚变脆,茎基部增粗,植株变矮,甚至造成生长点坏死,侧枝丛生,受害植株主根粗大形成肿瘤,木质部变脆,次生根稀少,苗期受害严重的可出现死苗现象。
    (6)敌草隆如在棉花二片真叶前使用,因难以向上传导就不会发生药害。但若在棉花出现二片真叶后使用,则会使棉花出现大量的药害。
    (7)乙草胺移栽棉田在土壤偏干的情况下,棉株吸收的药量少,即使乙草胺用量大一些,也不会形成药害。在连续阴雨天气过后,高温高湿的土壤环境,或者在沙质土壤使用,乙草胺的活性会大大增强,容易对棉苗造成药害。主要表现为棉苗子叶下部1厘米左右,出现变色、皱缩、干枯,幼茎表皮呈黄褐色,药害较轻时内部维管束为绿色,药害缓解后可逐步恢复生长。药害较重时,维管束受害,棉苗枯萎。
    (8)仲丁灵  仲丁灵用量过大或者湿度大、气温高,造成棉苗出土后,叶片增厚、叶色浓绿、生长缓慢,形成小老苗。
    (9)乙氧氟草醚在高湿条件下或施药量偏大时易发生药害,棉苗叶片出现黄褐斑、皱缩、生长受阻。该除草剂一般为触杀性药害,轻度药害一般对棉苗影响不大,20天后基本恢复,但较正常植株矮。
    (10)噫草酮在高湿条件下或施药量偏大时易发生药害,棉苗叶片出现黄褐斑、皱缩,轻度症状下黄褐斑消失,但棉苗发育缓慢,较正常植株矮。
    (11)扑草净在用药量偏大或高温、高湿条件下会使棉花的嫩叶片褪色、失绿和枯萎。
    (12)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甲磺隆、氯磺隆)  土壤残留期较长,在上茬小麦田施用,易造成后茬夏播棉药害,表现为棉花植株出苗后生长缓慢,下胚轴深红色,子叶叶脉及第一片真叶叶脉红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