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棉研17号 国审棉2007010。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转抗虫基因中早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套种植生育期124天,出苗较快,苗势较强,中前期植株生长发育较快,后期长势转弱。植株较松散,株高99.O厘米,茎秆坚韧、茸毛中密,叶片中等大小、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6节,单株结铃15.8个,铃卵圆形,铃壳较薄,苞叶较大,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6.O克。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一般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3.2千克、91.1千克和85.3千克。4月中旬播种,地膜覆盖栽培,与小麦、西瓜、大蒜等作物春套种植,也可纯作种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西南部,河南东部、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套种植。
中棉所50 国审棉2007013。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转抗虫基因早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夏播全生育期110天,出苗快,苗齐、苗壮,前、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转弱,整齐度好。植株塔形、紧凑,株高71.1厘米,茎秆坚韧、青紫色多茸毛,叶片中等偏小、深绿色,缺刻深,第一果枝节位5.7节,单株结铃7.6个,铃卵圆形,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5.2克。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一般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74.5千克、68.8千克和61.5千克。黄河流域棉区5月20~25日,在小麦行间播种,或5月10日育苗,麦收后及时移栽。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中部,山西南部的黄河流域棉区夏播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