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是花生各部分组成中含量最多的营养元素,对花生的生命活动有重大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花生的代谢和生长发育。花生一生中需消耗大量氮,其主要来源是与根瘤细菌共生固定空气中的氮。在花生出苗1个月后根瘤才开始形成,在这一时期中,幼苗将种子中的养分耗尽后就需从土壤中吸取养料,所以在苗期仍需适量施用氮肥,以促进幼苗生长,加速根瘤形成,为后期氮素供给打下基础。氮供应适宜时,蛋白质合成量大,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加快,花生生长茂盛,叶面积增长快,叶色深绿,光合强度高,荚果果实饱满。氮供应过多时,尤其是磷、钾配合不当时,会造成植株营养失调,营养体过旺徒长,生殖体发育不良,植株贪青晚熟或倒伏,结果少、荚果秕,同时共生的根瘤菌生长受阻。
(1)缺氮症状氮肥不足时,植株矮小,叶片黄瘦,分枝少,光合强度降低,产量低。氮素是能再利用的元素,花生缺氮时,下部叶片首先受害,老叶片中的蛋白质分解,运送到生长旺盛的幼嫩部位进行再利用。若蛋白质合成减弱,花生植株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相对过剩,在一定条件下,这些过剩的化合物可转化为花青素,使老叶和茎基部出现红色,叶面积小,产量降低。根系发育不良,主根人土浅,侧根少,根瘤很小,开花结果率也相应地降低,产量降低。
(2)发生原因花生一生中需要消耗大量氮素,其所需氮素主要来源于土壤和与根瘤细菌共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如土壤瘠薄,有机质缺乏;或前作施人有机肥少,或降雨多,氮素被雨水淋失;或阴离子交换少的沙质土壤等,都可能出现氮素缺乏。前作施入有机肥少,或土壤含氮量低,容易缺氮。沙土、沙壤土较壤土易缺氮。(3)防治方法 接种花生根瘤菌剂是花生生产中一个必要措施。根瘤菌剂最好在播种前拌种,每亩约需50克菌粉,它可与钼酸铵同时拌种,但不能与杀菌剂(特别是汞制剂)共同使用。酸性土宜结合施适量石灰降低酸度,可促进根瘤菌活动,充分发挥腐熟有机质肥料的功效。
氮肥可单独用作种肥或提苗肥,也可与磷肥配合施用。在施用一定数量基肥的基础上,播种时或苗期每亩增施硫酸铵5~10千克,最好与有机肥沤制15~20天后施用,能改善苗期氮素养分的供应,对促进根瘤形成很有好处。在花生有效花芽形成的盛期(约为开放第一朵花的稍早时期)需要大量氮素,如果在此期及时适量供给氮素(不宜太迟太多,以防徒长),增产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