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什么是花生控制下针(AnM)的M环节?

Ailing 2018-07-18 09:56:24
什么是花生控制下针(AnM)的M环节?
    M环节,主要目的是扶垄培土,迎针结实。花生后期有效花下针距离长,人土延迟,收获时还是嫩果,晒干后成了秕果或是没有意义的幼果。扶垄可将较高节位的果针直接埋入土内或缩短下针距离,使果针能及早人土结实,原只能长成秕果的,可增加饱满度直至成为饱果,原没有产量的幼果可成为有产量的果实。扶垄既可提高饱果率和果重,又可增加单株结果数量;高位节上的果针提前入土结实,有利于集中结实。这些都有利于促使养分用于结实,控制旺长。
    (1)扶垄期的确定花针下针的控制,应适可而止,控制时间过长,虽可增多结实,但如收获期不能及时成熟,也就失去了意义。普通型晚熟大花生,果针入土后80天左右成熟,72天时已可形成95%的荚果干重;珍珠豆型小花生,果针入土后70天成熟,60天就可形成90%的荚果干重。花生开花后控制下针的时间一般到收获前80天左右,即在花生果针大批人土时,北方春花生区在6月底或7月初,南方春花生在5月中下旬。
    (2)扶垄促实的方法  当前生产上所用花生品种,有效结果范围大都在直径20厘米穴周土壤之内。解除控制时,花生已积累了大量果针,后期有效花形成的高节位果针也将出现,应尽量缩短它们入土结实期的差距,使其集中结实。这时可用锄口突出略呈半圆形的大锄,最好是锄板小些的,在锄钩上套一个小草圈,先于行内锄破表土板结层,然后深锄行中间,退着锄,边锄边带,使小草圈带起的土自然泼向花生行,带土扶垄,使垄行形成垄宽、坡陡、顶凹,即“M”形,为了尽量使垄顶宽达到20厘米以上,用力不要过大,以防垄高增加,宽度缩小,甚至埋没茎蔓。埋没的必须及时理出。扶垄也可用耠子进行,但质量不如手工操作,也不一定省很多工时,连同前2个环节,其操作都是与未来机械化操作相一致的。临近封垄时,再用小窄镢划锄垄沟1次,使垄更高、更宽些,以利抗旱排涝和荚果发育。
    凹(M)形扶垄法,可立即将已积累的果针埋入土内,而凹(M)形的侧壁都正好贴近高节位果针,使其也能及早入土结实。凹形垄顶内湿度大,有助于加快下针。凹形垄顶如遇夏天暴雨有冲毁情况发生时,尤其在扶垄初期,土质尚未沉实,易冲出缺口,应注意及时检查覆埋。
    (3)凹(M)形扶垄注意点  需要追肥时可在扶垄前追施在埂形垄的两侧,然后结合扶垄埋入结果层土壤内,具有良好的促使荚果发育饱满的效果。
    地膜覆盖花生实施M环节的方法是,于花生下针盛期,北方春花生约于7月中旬,南方春花生则在5月中下旬,在花生植株基部,直径约20厘米的膜面上,撒1厘米厚的土,以扶持果针先端1~7毫米的分生延长区,增强其穿膜人土力,增加结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