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 H2S)为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比空气稍重(密度1.19kg/rr13),在石油炼制生产过程中伴有硫化氢存在。加工含硫原油的蒸馏装置的阴井和三顶瓦斯分液罐的切水中有这种气体逸出。
(1)毒性作用
硫化氢主要是经呼吸道进人人体,具有局部刺激作用和全身毒性作用。前者是由于硫化氢遇黏膜表面的水分很快溶解,并与钠离子结合成硫化钠,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炎症,甚至可致肺水肿;后者是由于硫化氢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使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而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首先受到影响,浓度高时,可麻痹呼吸中枢,迅速发生昏迷。呼吸麻痹和窒息,呈“闪电式”中毒而死亡。
硫化氢对人的危害见表10 -4。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不超过lOmg/m3。
表10 -4硫化氢对人的危害
等级 | 浓度/( mg/m3) | 接触时间 | 人体反应 |
轻度 |
0.035 30 ~ 40 70 ~ 150 |
接触 接触 1—2h |
嗅觉可闻 臭味强烈 眼及呼吸道出现症状,吸人2~ 15min即发生嗅 觉疲劳,不再嗅到气味 |
中度 |
300 |
th |
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能引起神经抑制,长时间 接触,可引起水肿 |
重度 |
760 1000 1400 |
15~60min 数秒钟 倾刻 |
可引起生命危险,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 炎、头痛、头晕、激动、呕吐、恶心、咳嗽、喉 痛、排尿困难等全身症状。 很快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呼吸 加快,很快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嗅觉立即疲劳,失去知觉,昏迷死亡 |
(2)预防措施
①加强设备密封和局部排风。如切水时须站在上风向。
②开展“三废”综合利用,以氢氧化钠(烧碱)液喷淋吸收效果较好。
③如遇较高浓度时,宜戴苏打石灰颗料作滤料的口罩,最好两人操作,相互作监护人。如遇高浓度硫化氢时,必须戴好供气式防毒面具,密切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