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棉蓟马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有哪些?

Ailing 2018-09-29 14:30:37
如何识别与防治棉蓟马?
    为害棉花的棉蓟马,主要有烟蓟马和花蓟马。全国各棉区都有分布,尤以新疆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为害较重,长江下游较轻。(1)为害特点  烟蓟马为害子叶期棉苗后,生长点变成锈色枯死,常形成只有两片肥厚子叶的“公棉花”(典型症状),其后有的死亡,造成缺苗,大部分10多天后,才发出几个新芽,形成“破头棉”。嫩棉叶受害后,变厚变脆,叶正面沿叶脉出现银白色斑点,为害重的呈银白色条块带。叶背面出现黄褐色斑,叶面皱褶不平,变成畸形烂叶株。棉蕾受害后,苞叶开张,但大多数尚不枯死脱落。
    花蓟马成虫和1~2龄若虫均可为害棉苗。成虫多在嫩叶背面边缘取食,3天后叶背面受害处形成白色有光泽的斑痕。嫩叶嫩芽受害,初呈锈斑,后即焦枯。若虫孵化后先爬行数分钟到半小时,才开始取食,一般1N1.5天后在子叶和嫩头上可造成明显锈斑,严重时2天后即可焦枯,危害性比成虫略大。棉苗受害主要在子叶期,若虫为害子叶期幼苗常造成焦头或无头苗。第一、二片真叶平展后,叶片及嫩芽受害均不明显。
    (2)形态特征烟蓟马和花蓟马的形态识别要点见表27。
    (3)发生规律  烟蓟马在东北一年发生3~4代,华北6~10代,长江流域棉区以南10代以上。每代经历9~23天,夏季约15天。卵期和若虫期各为5天,蛹期3.7天。以蛹、若虫或成虫存棉
表27烟蓟马和花蓟马的形态识别要点
    成虫体长1~1.3毫米,体宽为体长的1/4,淡褐色,复眼红紫色。触角7
 
  烟蓟马
 
 
节,黄褐色,翅淡黄色,细长,翅脉黑色。腹部圆筒形,末端较小。卵长约
 
o.1~0.3毫米,肾形,乳白色,若虫形似成虫,淡黄色,无翅,复眼暗红色,
触角6节。腹部细长,分10节。蛹称伪肾,形似若虫
    成虫体长1.3~1.5毫米,雌虫全体淡褐色。头、前胸常为黄褐色。雄虫
  花蓟马
 
全体黄色。卵初产乳白色,略绿,肾形。若虫橘黄色到淡橘红色。伪蛹长
1.4毫米,褐色
田土壤、枯枝烂叶里以及大葱、蓖麻、白菜、豌豆等地2厘米深的土里越冬。3~4月间在早春作物和杂草上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陆续迁入棉田为害。黄河流域为害盛期一般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新疆为6月下旬到7月下旬。成虫能借风力迁飞到远处。成虫多分布在棉株上半部叶上。成虫怕阳光,白天多在叶背面取食,夜晚或阴天时才在叶面活动。蓟马对蓝颜色有强烈的趋性。雌虫可行孤雌生殖,田间见到的绝大多数是雌虫,雄虫极少。卵产在棉叶背面的叶肉或叶脉里。1龄若虫多在叶脉两侧取食,体小色淡,不太活动;2龄若虫色稍深,易于辨别。蓟马喜欢干旱,适宜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40%~70%,春季久旱不雨即是棉蓟马大发生的预兆。另外,凡是靠近蓟马越冬场所或附近杂草较多的棉田、土壤疏松的地块、葱棉间作棉田以及早播棉田,一般发生较重。早春葱、蒜上的蓟马是侵入棉田的虫源之一,当年3~4月间这些植物上虫口较高,棉苗初出土时受害严重。
    花蓟马成虫以清晨和傍晚取食最烈,夜间较少,阴天全在叶背隐蔽处潜伏。卵产在棉叶背面组织内,其他植物则在花序枝梗、花瓣甚至花丝组织中。
    (4)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在4月间铲除田边地头杂草降低虫源基数;在葱、蒜等寄主上喷药,也可减轻棉田早期受害程度;结合间、定苗,拔除“公棉花”和“多头棉”;定苗后及早对“多头棉”进行整枝,去除多余赘枝,并适当施肥,促进棉株恢复。
    ⑦种子处理用7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等进行种子处理。
    ③药剂防治百株蓟马数量达到30~50头时,应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2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蕾铃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44%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10%虫酰肼乳油2000倍液、25%噻虫嗪乳油2500~5000倍液、5%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