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棉花红黄叶枯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有哪些?

Ailing 2018-09-29 14:18:36
如何识别与防治棉花红(黄)叶枯病?
    棉花红(黄)叶枯病,又称凋枯病、红叶茎枯病(彩图27、彩图28),是棉花生育中后期经常发生的暴发性生理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10%,严重年份达90%,个别田块造成绝产。多发生在7月中下旬以后。蕾期始发,花期扩展,铃期盛发,吐絮期一片片死亡。
    (1)发病症状  主要出现在叶片上产生红叶或黄叶。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病叶是自上而下、从外向内发展。开始发病时,叶片边缘稍带黄色,叶肉组织褪绿,但叶脉仍保持绿色,以后叶色由黄色变成紫红色,叶质增厚、皱缩、变脆,病害严重时,叶柄基部变软,失水干缩,致使叶片萎蔫下垂。叶片枯落时,茎秆顶端呈干焦状,蕾铃大量脱落,能结少数小铃,也不能正常成熟和提前吐絮。病株根系发育不良,主根短而细,常成鸡脚根、支根、须根数量和长度显著减少,颜色深褐,尖端变褐腐烂。剖视茎部,输导组织未坏,维管束不变色,而黄萎病病叶叶缘向上翻卷,茎内维管束变黄褐色(可以与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区别开)。
    (2)发病规律该病发生的因素与土壤、营养、气候及耕作条件关系密切,尤其是钾肥至关重要。凡是连作棉花、沙性土壤及盐分较高、耕作层过浅的贫瘠土壤,或新开垦的高坡地、保水保肥能力差的棉田、很少使用钾肥的田块,或在基肥施量不足、花铃期追肥不及时的情况下,棉花得不到完全的营养,特别是对钾肥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往往容易发生红叶茎枯病。棉花对养分的吸收和土壤水分的状况是分不开的。每当7~8月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造成.二十从鲁    雕n^相石寸工挚,\^^r仃ZtIh=日抽叶L,A/D!十卜土壤中钾素固定,影响棉株吸收钾肥,造成棉株内部生理失调,很快表现出未老先衰的症状,以及腐生菌的重复侵染,更促进病株迅速干枯死亡。
    红叶茎枯病主要是生长后期营养不足,氮、磷、钾都缺引起。红叶茎枯病与典型的缺钾症是有区别的,红叶茎枯病病株体内氮、磷、钾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植株,其中钾的平均值只有正常棉株含量的一半左右,但高于缺钾棉株的临界指标,从而认为红叶茎枯病与低钾有关,但不同于单一的缺钾症。
    (3)防治方法  针对上述原因,加强棉田管理,修好排灌系统,做到久雨能排,久旱能灌,保持土壤中适宜水量,促使根系发育正常。
    ①选用后期叶功能强、对钾肥不敏感的品种  在同样的生产环境下,不同品种间红叶茎枯病的发生程度差异很大,在钾肥相对不足的棉田,应尽量选用对钾肥不敏感、后期叶功能较强、不早衰的棉花品种。
    ②合理施肥经常发生红(黄)叶枯病的田块,增施有机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种植绿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注意增施磷钾肥,必要时进行根外追肥,出现黄叶茎枯症状时,喷洒1%~2%氯化钾溶液(也可用硫酸钾、硝酸钾)或0.3%~0.5%磷酸二氢钾液,每隔7天喷洒一次,连喷2~3次。
    ③合理化调  为防止植株早发而形成早衰,应结合气候、地力、长势、综合考虑化控时间及甲哌锚用量,一般于蕾期、初花、盛花期、打顶后分别少量多次喷施甲哌锚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达到合理调控的目的。若是结铃性强、产量高的杂交棉,可在初花和盛花期两次轻控,如果天旱可以不控。
    ④合理排灌  一是棉花播种或移栽前要浇足底墒水;二是6月中下旬常有旱情出现,遇旱时一定要浇水,7~8月是雨季,为防止浇后遇雨,造成蕾铃严重脱落,应以小水轻浇、隔沟浇、浇半沟水的方法进行,不致遇雨后因水分过多造成蕾铃脱落;三是花铃期遇旱要浇足丰产水,要求沟沟浇,浇满沟,如遇到连续干旱,浇E_1^1t^_№一l,  n r-世口、4“月;_-L£期遇旱要坚持浇水,因为此时棉株只有少量棉铃成熟吐絮,大部分棉铃还处在充实膨大时期,仍然需要大量水分,所以这一时期遇旱一定要坚持浇水。在棉花生长季节若是遇涝,要随时排除棉田积水,保持棉田适宜的土壤水分。
    ⑤避免长期使用草甘膦等易造成土壤中镁、钾元素流失的除草剂,从而减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